反應原料漲幅,卻被指為衝擊房價主因!
2019/4/25 公平會一則新聞稿表示:南部砂石與預拌混凝土2018年12月價格上漲15%到20%,因涉聯合漲價行為,重罰新台幣6000萬元。
公平會專案報告指出,南部地區約有40餘家預拌混凝土業者、100餘家砂石業者2018年底出現缺貨狀況,從供需面來看,供給上因為地方政府發包流程延宕,而造成砂石短缺。
南部地區砂石價格2019年1月每公噸已調至300元,較2018年12月漲17%,預拌混凝土200元至300元,漲幅也有15%至20%。
公平交易委員會認為,國產實業、台泥、亞東、環球水泥、天誠5家預拌混凝土業者2018年12月價格上漲15%到20%,衝擊營建業與房價。
公平交易委員會認為,國產實業、台泥、亞東、環球水泥、天誠5家預拌混凝土業者2018年12月價格上漲15%到20%,衝擊營建業與房價。
市場機制 vs 政府干預
公平會報告內容實在弔詭,其查訪南部地區砂石價格與預拌混凝土漲幅,與業者的價格增幅趨近一致,業者純粹反應原料漲幅,卻被劍指為衝擊房價的主因!
公平會為什麼不查砂石是否聯合哄抬漲價,是因為砂石業的拳頭比較大嗎?還是預拌混凝土業者比較奉公守法好欺負?
殺人生意有人幹、賠錢生意沒人做,政府不尊重市場機制,讓業者適時合理反應材料成本,反而積極干預,這樣有道理嗎?
砂石缺料原因
107年度屏東縣政府疏濬進度落後60%(經濟部水利署107年度河川野溪及水庫疏濬辦理情形速報單)
固定污染源空污費暨排放量申報
然而,公平會是否有審慎評估:
在年初調漲價格是否為業者的慣例?
業者漲幅是否有經濟合理性?
是否業者有其他進行合意的直接證據?
如果都沒有,只能說政府恐怕操之過急,在看見黑影就開槍之情況下,未來業者只能像驚弓之鳥而不敢輕易調漲價格反映成本,在業者生存困難下,影響工程供應層面將無遠弗屆。
2019/05/24 補充資料